2025世界年|非遗春节⑧:赶庙会,热闹非凡的民间集贸

2025世界年|非遗春节⑧:赶庙会,热闹非凡的民间集贸

说书人 2025-02-04 简单报 13 次浏览 0个评论

赶庙会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其热闹非凡的场面与丰富多彩的内容,为节庆生活增添了无限欢乐与仪式感。庙会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演变,逐渐成为融合信仰、商贸与娱乐的文化盛宴。

2025年1月31日,大年初三,北京,第三十九届龙潭春节文化庙会热闹非凡。

2025年2月2日,河南洛阳偃师区东蔡庄村传统的庙会上的社火高台芯子表演。

2025年1月30日,北京,观众在海淀新春科技庙会上观看机器人写“福”字。

2025年2月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新春文化庙会活动现场,民间艺人在表演高跷。

2025年2月2日,正月初五,昆明金殿新春庙会贺新春。羊汤锅长街宴上非遗美食飘香引客来,现场氛围格外喜庆。

2025年1月29日,正月初一,武侯祠成都大庙会热闹非凡,人潮涌动。

庙会的起源与发展

庙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代。当时,人们定期聚集在庙宇或祭坛,供奉神灵,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到了隋唐时期,庙会从单一的祭祀仪式转变为兼具社交和集市功能的活动,以固定节庆形式频繁举办。

北京,春节期间热闹的厂甸市场。清朝年画《新正逛厂甸》。

明清时期,庙会进入鼎盛阶段,成为城乡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人们赶庙会不仅是为了祭拜神灵,也为了购物、观赏表演或参与娱乐活动。庙会从宗教祭祀逐步转向全民参与的世俗化节日,承载了丰富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京西妙峰山庙会(局部图)

庙会内容

庙会的核心是祭祀神灵,活动通常在寺庙或道观举行。参与者通过焚香、献供、祈福等仪式表达敬意与祝愿,祈求来年的安康与丰收。庙会同时是集市的延伸,摊贩云集,售卖地方特产、小吃、手工艺品、玩具等,琳琅满目。庙会集市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1月30日,演员在兰州市2025年春节文化庙会活动现场表演西固军傩舞。 庙会期间,兰州太平鼓、西固军傩舞、舞龙舞狮、踩高跷、秦腔折子戏等上百场非遗民俗文化活动为市民和游客送上年味浓浓的文化大餐。

2025年1月10日,武汉,柏泉茅庙集庙会开展民俗演艺、非遗技艺、送春联等多项活动。

庙会是传统艺术的大舞台,舞龙舞狮、杂技、戏曲、皮影戏等表演精彩纷呈。每种表演形式都体现了地方文化特色,既娱乐群众,也彰显传统艺术的魅力。庙会上还有许多趣味性强的互动活动,例如放河灯、猜灯谜、划旱船、抬阁等。这些活动不仅承载着地方文化的独特内涵,还增加了庙会的参与感和欢乐氛围。

2025年2月2日,民间艺人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毓璜顶庙会上表演民俗节目划旱船。

2025年2月1日,江西省上饶市,非遗“甲路抬阁”正在巡游。

2025年1月16日,宜昌西陵庙会开幕,民俗风情表演与年货盛宴齐聚。

2025年1月10日,武汉,柏泉茅庙集庙会上,人们写春联。

2025年1月10日,武汉,庙会集市商家现场炸肉圆。

2025年1月7日,南京,非遗技艺吹糖人迎新春。

2025年1月7日,湖南长沙,近百个非遗项目、200名非遗传承人“摆摊”形式亮相迎新春嘉年华活动,图为糖画。

2025年1月30日,山东省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左氏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左安胜(中)在新春庙会上制作面塑。

各地庙会

北京地坛庙会是全国最具代表性的春节庙会之一。它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特色,不仅有北京小吃和工艺品展销,还能欣赏到杂技、京剧等经典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

2025年1月30日,北京,春节地坛庙会,身着古装的游客手举大糖葫芦,逛庙会,过中国年。

2025年1月30日,北京,人们在地坛春节文化庙会上购买纪念品。

山西大槐树庙会以寻根祭祖为主题,每年吸引全国各地的姓氏后裔前来祭拜,被誉为“根祖文化的盛典”,传承了独特的家族认同感与历史记忆。四川阆中的春节庙会与当地巴蜀文化深度结合。巴象舞、张飞巡街等特色表演,展现了川地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极具地方特色。广东佛山庙会融入了粤文化的独特韵味,其南狮舞和高桩表演闻名遐迩。庙会中还可欣赏传统粤剧与舞台表演,充分体现岭南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2025年1月7日,在阆中古城举行的非遗展示展演巡游活动。

2025年1月7日,在阆中古城举行的非遗展示展演巡游活动。

2025年1月7日,在阆中古城,书法爱好者向人们赠送春联。

2025年1月21日,湖北黄冈,红安·万星里外广场,新春庙会的美食市集,红红火火地营造出浓浓的年味。

2024年2月11日,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景区,人们参加庙会活动。

2024年2月11日,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景区,人们参加庙会祭祀活动。

文化意义

庙会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社会情感与记忆的集中体现。庙会不仅联结着过去与现在,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了桥梁。通过庙会,人们能够感受到节庆的欢乐氛围,同时体验到多样的民俗文化,从而增强对家乡与传统的认同感。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各地庙会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创新。许多地方将庙会与旅游文化结合,融入现代舞美和数字技术,使这一传统民俗焕发新的生命力,并成为中华文化走向国际的重要载体。

2025年2月1日,北京八大处公园,第十二届八大处新春文化庙会上,外国游客体验老北京叫卖。

2025年1月30日,在山东省临沂市新春庙会上,民间艺人表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弦子戏”。

2025年1月21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鲁桥村举办首届春节民俗文化节,留学生应邀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2024年12月17日,辽宁锦州,北镇庙前百姓载歌载舞准备迎接即将举行的第十一届北镇文化传统庙会。

2025年1月21日,山东泰安,外国留学生参与扭秧歌,体验中国春节传统习俗。

当地时间2025年1月28日,人们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的“欢乐春节”庙会现场观看舞狮表演。

无论是历史悠久的祭祀仪式,还是充满生活气息的集市贸易,庙会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与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它将信仰、生活与艺术交织在一起,展示了中国民间智慧与审美的独特魅力。在现代社会中,庙会不仅是一场热闹非凡的节庆狂欢,更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重要文化符号。

图文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视觉中国

海报设计 郁斐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开发测试用例,本文标题:《2025世界年|非遗春节⑧:赶庙会,热闹非凡的民间集贸》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