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2月11日,京东正式推出京东外卖,在本地生活赛道投下一颗深水炸弹。
当日,京东外卖正式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可享全年免佣金,随即美团股价连续两日下跌。
据接近京东的知情人士透露,“0佣金”目前正在部分城市施行,主要在北京。非北京地区商家需先提交入驻申请,和平台签约,且待对应城市开通后上线。已签约的商家佣金从2月11日0点起也会全年免佣。
在外卖行业看似“美团饿了么二分天下”的格局下,京东以“品质外卖”和“0佣金”为卖点,试图撬动市场。然而,面对美团、饿了么等深耕多年的巨头,京东外卖能否真正分得一杯羹?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这是京东“以攻为守”的策略,通过高频的餐饮外卖,即时零售和秒送频道的消费,目的是推动即时零售业务的增长,抵御来自美团即时零售业务的竞争。
但是外卖业务本身对于配送体系、城市运营体系和技术算法等综合能力和投入都非常高,基于百度外卖、滴滴外卖和抖音外卖的前车之鉴,以及饿了么的现状,京东做外卖也只能谨慎稳步推进。
杀入外卖市场
不同于美团和饿了么将“外卖”作为第一入口的布局权重,京东外卖被安置京东APP“秒送”频道之下,且位于第二排。与“外卖”并列的还有咖啡奶茶、超市便利、美食、水果果切、生鲜菜场等共20个类目。
秒送尤其值得一提,自前美团高管郭庆直接管辖后,不少行业人士认为秒送全面对标美团闪购。但从最新的业务版图看,秒送更像是在对标美团的所有核心业务——餐饮外卖、到店团购、即时零售、以及其他本地生活功能,都已集合在内、完成上线。
与美团、饿了么早期“地推铁军”横扫中小商家的策略不同,京东外卖选择了一条更轻量化的路径:聚焦连锁品牌,如海底捞、周黑鸭、蜜雪冰城等。这类商家标准化程度高,无需平台投入过多运营资源,且能快速树立“品质外卖”形象。
只招募“品质堂食餐饮商家”,还能从一开始就杜绝行业内存在的“幽灵外卖”商家,通常指线上光鲜亮丽、线下环境堪忧,没有堂食场地的外卖商家,或者已经关门倒闭,但依然活跃在各类外卖平台上的商家。
如何界定审核“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据前述接近京东人士解释,当前京东外卖只限“品质堂食餐厅”入驻,通过审核营业执照、审核门店照片、销售人员线下拜访核验等方式确保品质,后续也会不断提升全方位审核能力。
另外,平台高佣金也一直困扰商家。这一概念主要是外界惯称的平台技术服务费,一般涵盖商家通过外卖平台经营所享受的信息展示服务、交易服务、商服及客服服务、IT运维服务、研发成本、客服成本等费用。
针对这一问题,京东外卖拿出“0佣金”的“撒手锏”,直接击中行业痛点。作为对比,美团对外宣称佣金率为6%-8%。京东的“让利”对利润空间薄弱的餐饮商家颇具吸引力。
然而,京东外卖的短板同样明显。
目前商家丰富度仍待补足,当前入驻品牌数量有限,消费者选择空间小,且用户心智尚未建立,难以形成高频复购。很多入驻门店的销售数据明显不理想,多数门店用户评价未突破三位数,且存在大量系统默认评价,甚至很多店铺都未能形成门店评分。
价格竞争力弱也是目前一块短板。界面新闻以某连锁快餐的一款产品为例,同一订单在京东外卖的优惠后价格和美团相差无几,但京东外卖配送费较高,前后相差近6块钱。还有网友尝试下单,显示订单超时,送达时间已过,仍然没有骑手接单。
京东外卖目前显示都是折后价,再叠加上满6减5的优惠券能更便宜一些,基本每家店都有配送费,2-6元不等,距离几百米的也有配送费。配送服务基本分两种,首页推送使用京东“达达秒送”的店家较多,少部分是商家自送。
对于已入驻品牌而言,现阶段更像是“陪跑”选手,后续实际效果取决于供给的丰富度、流量的稳定分配。
京东做外卖,其实谋划已久,但日前是首次对外官宣。
早在2022年6月,当时的京东零售CEO辛立军就直言,京东已考虑进军外卖业务。“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做,就看我们的能力、什么时候可以组建人才队伍了”。
2023年,京东即时零售更名为“小时达”;2024年5月,京东将即时零售业务全面升级,整合“小时达”和京东到家,推出“京东秒送”。
去年,京东App正式上线“秒送”频道,除了超市便利、买药秒送外,还设置了外卖入口。此后,咖啡、奶茶、品牌连锁餐饮等品类相继上线。截至2024年5月,“京东秒送”已覆盖全国2300余县区市,合作门店超50万家,覆盖全品类商品。
庄帅认为,京东推出外卖业务有多重原因。从业务属性看,外卖是用户最高频下单的服务之一,在用户存量时代,获取新用户的难度较大,推出外卖这类高频服务有利于提高复购率,也有利于留住用户。
对于京东自身而言,达达是京东旗下的即时配送公司,京东自有的运力资源也可以支持外卖业务的发展。此外,京东建立了配送效率高配送服务较好的形象,在布局外卖业务上有一定的优势。
另一方面,京东也感受到了外部的威胁。美团的业务逻辑是通过外卖这类高频业务带动低频的电商销售,近两年在3C数码方面拓展较快,去年和小米达成了战略合作,小米上千家门店都已接入美团外卖,在3C数码方面京东也受到了挑战。
“从即时零售整体发展看,前置仓的出现有很大几率抢占传统B2C电商的市场份额。”庄帅称。
目前京东外卖还处于发展初期,在价格、整体运营上没有明显优势。从餐饮业态的属性看,餐饮配送集中度很高,因此对算法、技术、运力密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对于平台是不小的考验。目前入驻京东外卖的商家不多,庄帅认为,这是京东在控制业务规模,进行用户体验的升级以及算法技术的迭代后再扩大规模。
在存量市场如何竞争?
京东入局之际,外卖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美团、饿了么合计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抖音、滴滴等新玩家屡战屡败。
美团近年来也十分重视即时零售业务。2023年美团研发投入212亿元,2024年一季度研发投入也达到50亿元。70亿季度订单量支撑起470万骑手的运力池,配合无人机、自动配送车,形成高密度覆盖。重点强化AI调度系统与无人配送技术,其算法可实时预测商圈订单量,动态调整骑手分布。
在去年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美团高管曾表示,美团的即时零售业务将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继续稳步增长,未来即时零售在电商市场份额的占比将达到10%以上。随着消费习惯的变化和零售行业的发展,未来美团还将进一步深化在即时零售领域布局。
面对美团的压制,饿了么选择错位竞争,押注“近场零售”。2024年,其推出“近场品牌官方旗舰店”,计划3年内接入10万家门店,主打“品牌直营+快速履约”。
这一模式与京东的“品质外卖”有一定相似性,但饿了么的优势在于,一是阿里生态支持,高德地图、支付宝的流量入口为其导流,88VIP会员体系则增强了用户粘性。二是广泛的下沉市场,饿了么在县域市场布局已久,而京东秒送目前仍以一二线城市为主。
相较之下,抖音外卖2022年正式布局,初期凭借短视频引流,上线“团购配送”,但因配送体系依赖第三方、商家运营成本高,最终收缩为“随心团”(到店核销为主),这一调整被视为抖音对外卖业务的“战略性放手”。百度外卖曾以“白领高端市场”为卖点,但运力投入不足,最终被饿了么收购。
这些均揭示了一个规律,外卖是“重运营、重基础设施”的生意,平台需在商家、运力、用户三者间找到平衡点,缺一不可。
京东并非没有机会。其优势在于:
一是品质背书,杜绝“幽灵餐厅”的策略契合消费升级趋势,尤其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当下,可能吸引高净值用户。
二是即时零售协同,若能将外卖与3C数码、超市便利等品类打包配送,可降低边际成本,提升客单价。
三是县域市场潜力,京东秒送已覆盖2300个县区,在低线城市即时零售空白区,或可复制“农村包围城市”路径。
但风险同样不容忽视。首先是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外卖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业务,若单量长期低迷,达达的运力成本将拖累财报。其次是商家忠诚度,0佣金政策结束后,若不能提供足够流量,商家可能回流至美团。
此外还有美团的“降维打击”,美团已开始测试“取消骑手超时扣款”,优化运力体验;若其进一步降低佣金,京东的窗口期可能被压缩。
短期内,京东外卖难以动摇美团、饿了么的统治地位,但其战略价值大于即时收益。对京东而言,外卖是激活用户、防御竞对的关键棋子;对行业而言,新玩家的加入或倒逼平台降低佣金、提升服务,推动市场良性竞争。
未来1-2年,京东外卖的成败或将取决于三点:能否快速扩充商家池并稳住品质调性、能否通过算法优化降低配送成本、能否在美团反击前建立差异化用户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