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四处挥舞“关税大棒”,欧盟反击计划祭出“反胁迫工具”瞄准硅谷

特朗普四处挥舞“关税大棒”,欧盟反击计划祭出“反胁迫工具”瞄准硅谷

思念他 2025-02-06 行业报 14 次浏览 0个评论
特朗普四处挥舞“关税大棒”,欧盟反击计划祭出“反胁迫工具”瞄准硅谷

美国总统特朗普  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关税,于2月4日正式生效,但就在关税生效前一天,据央视新闻报道,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加、墨两国的关税措施暂缓一个月,并表示将继续谈判以达成最终协议。

但暂缓加征并不意味着终止,特朗普的关税计划仍加剧了贸易冲突的风险。美联社报道认为美国仍可以轻易地对加、墨重新加征关税。墨西哥《先驱报》则指出,尽管美国暂时搁置对墨西哥的关税威胁,但这种威胁是不可容忍的,违反了两国之间签署的相关协议。

除了加、墨两国,美方也在2月1日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宣布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2月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施压威胁对中国行不通。至于美方提出的芬太尼问题,林剑指出,这是美国的问题,根子在美国自身,甩锅推责解决不了问题。

此外,当地时间2日,特朗普表示计划很快对欧盟产品征收关税。特朗普这一系列的关税举措以及表态让全球贸易格局陷入新的不确定性,尚未受到威胁的美国盟友也正忧心忡忡。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那些对美国有较大贸易顺差的(国家),特朗普会通过关税杠杆来处理问题。”

美国其他盟友担忧危及自身

在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之际,欧洲也正密切关注美国的“关税大棒”是否以及将在何时落下。

综合央视新闻与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2月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盟大使会议上表示,欧盟将做好在必要时与美国进行艰难谈判的准备,同时始终坚定维护自身利益。她警告称,“新的挑战和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显然存在,当受到不公平的攻击时,欧盟将做出坚决回应。”

英国《金融时报》5日引述两名知情人士报道,为应对与华盛顿的潜在争端,欧委会可能会首次动用欧盟《反胁迫工具法案》(ACI),对美国硅谷采取报复性措施。一位官员表示,“所有选项都在考虑之中”,ACI是在不违反国际法的情况下可用的最强硬回应。

据介绍,ACI允许欧盟使用一系列广泛的报复措施,包括新增或提高关税;新增或提高货物进出口限制;以及撤销或剥夺其知识产权和商业权,涉及诸如软件下载和流媒体服务等。此外,ACI还允许欧盟阻止外国直接投资或限制银行、保险及其他金融服务活动的市场准入。

据路透社报道,欧盟委员会已与特朗普政府在技术层面进行接触,但冯德莱恩和特朗普尚未直接通话。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还将挥向何处?吴心伯认为,不仅是欧盟,包括部分东南亚国家,都可能会被纳入特朗普的清单中,“那些对美国有较大贸易顺差的(国家),特朗普会通过关税杠杆来处理问题。”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月5日报道,印度上周进一步削减摩托车进口关税,将排量1600cc以上重型摩托车的关税从50%降至30%。BBC认为这是一项先发制人的举措,旨在进一步为哈雷戴维森摩托车顺利进入印度市场铺平道路,同时莫迪政府也希望借此避免任何关税威胁。

此前,特朗普曾以印度对美国产品征收高关税为由威胁对印度征收关税。2023至2024财年美印两国双边贸易额超1180亿美元,其中印度对美贸易顺差达32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据路透社3日报道,特朗普已邀请印度总理莫迪下周访美。而在莫迪访美之前,印度正计划降低平均关税。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为了避免特朗普不断升级的关税行动,印度在2月1日公布的最新预算中已将几项商品的平均进口关税税率从13%降至11%。外界普遍认为,印度渴望加强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并希望避免特朗普此前的关税威胁真实发生。

此外,日本与韩国作为美国传统盟友,也对近期特朗普的关税举措表示担忧。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2月2日,日本财务相加藤胜信就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一事称,“非常担忧关税会对全球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他还表示,“必须密切关注”汇率变动和美国货币政策的动向。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首相石破茂于6日访美,与特朗普进行会谈。日媒预计经贸议题将是双方讨论重点。

同样,韩国也正缜密应对美国政府更大力度实施关税措施的可能性。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代理总统崔相穆4日表示,政府将采取一切可行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环境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特朗普“关税大棒”或加剧全球经济混乱

《经济学人》2月2日刊文认为特朗普的关税对各方来说都是“输家”。文章指出,加、墨两国经济受到很大负面影响的同时,美国的关键产业,如汽车产业供应链也将被搅乱;并且,关税措施也不能给美国政府带来额外收入;此外,特朗普还在酝酿对世界经贸体系更大的冲击和破坏。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威胁要对全球统一征收10%至20%的关税。美联社认为,其潜在目标的广泛性意味着各国企业将更难逃脱关税的影响。在特朗普第一任期,许多企业通过将生产线转移至墨西哥或越南来规避关税。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任何地方的供应商都可能成为特朗普的打击目标。

同样令经济学家们担心的是,特朗普团队在他1日签署的关税令中加入了报复条款。如果其他国家威胁实施报复性关税,特朗普政府将用更高的关税反击。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高级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表示,“这可能会引发一场愈演愈烈、互相报复的关税和反关税贸易战”。

世界银行1月16日曾警告,如果美国实施10%的全面关税,并且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会由2.7%下降至2.4%。

长远来看,美国的做法也将损害其自身的利益。央视“玉渊谭天”援引美国智库数据统计,普遍加征10%关税并在遭遇他国报复性关税情况下,将导致美国GDP下降0.5%,3年后下降1%~1.5%。如果继续增加关税,下降比例甚至将达到1.2%。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估计,特朗普的新关税计划将导致美国人收入下降,其中中等收入家庭平均每年将损失约1700美元(约12363.7元人民币)。

中方对美反制的“组合拳”

2月4日,就在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正式生效之时,中方宣布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将两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加征关税措施;以及对谷歌公司开展立案调查等。

吴心伯向澎湃新闻表示,“从反制内容来看,对于特朗普第一任期发起的关税措施,中方采取的反制手段以‘关税对关税’为主。而本轮反制措施我们打出一套‘组合拳’,除了关税,还有出口管制、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等措施。我们已有更全面、精准的手段来应对美方的经贸压力。”

同时,吴心伯认为,这轮反制措施也在向美方传递明确信号,“中方不允许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内对中国采取单方面的高压措施,将坚决反对美方的单边主义与霸权主义,坚定维护自身权益。”

林剑也在5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中方采取的措施是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必要之举,并敦促美方纠正错误的做法,通过平等磋商解决各自的关切,推动中美关系稳定。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与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多家外媒均认为,中国的反制措施仍延续了较为克制的回应方式,关键不是简单追求对等关税,而是回到对话磋商、合理沟通的轨道。

吴心伯也特别指出,中方将对美关税正式生效时间定为2月10日,为中美双方能否达成协议留有一定宽限期,“这将最终取决于接下来双方的互动情况。”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开发测试用例,本文标题:《特朗普四处挥舞“关税大棒”,欧盟反击计划祭出“反胁迫工具”瞄准硅谷》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